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9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578篇
系统科学   403篇
丛书文集   221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综合类   931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84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96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If past prices can successfully predict future price movements, it would contradict the notion of weak‐form market efficiency. Return predictability can be assessed via a variety of random walk statistical tests or via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trading rules. Findings of return predictability and state of market efficiency are compared by applying a battery of popular random walk statistical tests and a large set of mechanical trading rules to a family of equity indexes in Asia–Pacific equity markets over a 20‐year period of time. Inferences drawn from different random walk based econometric tests of market efficiency often disagree among themselves and tend to exaggerate the extent of predictability in returns. Testing of return predictability via a set of mechanical trading rules allows one to account for a possible data snooping bias, error measurements due to nonsynchronous trading and market frictions such as trading costs. Persistent predictability of returns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ata snooping bias, nonsynchronicity bias and moderate level of transaction costs is found in just two emerging equity markets in the region.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李志红 《山西科技》2014,(4):119-120
介绍了集中供热的优缺点,阐述了热力站职守人员的主要作用,讨论了无人值守热力站与全网平衡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实现方法,指出实现无人值守热力站与全网平衡控制,是使我国集中供热事业可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3.
互联网能耗和性能互为矛盾已经成为网络研究人员的广泛共识. 目前的研究方法通常仅将其中一个方面作为主要问题,而将另外一方面作为次要问题来解决. 因此,如何将互联网能耗和性能作为同等重要的指标进行协同优化,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优化模型来实现减小互联网能耗的同时提升网络性能. 为将其应用于实际,本文通过引入并定义代价函数和功率-带宽函数,将该通用模型具体化为一个线性规划模型. 评估结果显示,该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能够同时降低网络的最大链路利用率和能耗,并且使得这两者中的每一个指标均近似于对其进行单一优化的模型的最优解,从而实现了对网络能耗和性能的协同优化. 与当前互联网相比,在最大链路利用率方面,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最优解最多可将其减小60.6%,最少减小45.8%;在能耗方面,该模型的最优解最多可将其减小83.3%,最少减小56.7%.  相似文献   
94.
为克服三阶段DEA模型忽略了投入-产出之间统计噪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这一不足,将环境因素细分为员工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两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技术的四阶段模型. 通过对比剔除管理环境因素前后的技术效率,得到动态经营管理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进一步,利用四阶段SFA模型对2002-2010 年间我国省际技术效率和政府管理绩效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1) 我国整体、三大地区及各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呈现“U型”波动趋势,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实际技术效率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动趋势,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2) 政策扶持对于地区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贡献率高达71.4%;政府管理绩效呈现“U型”波动趋势(江西,湖北,海南除外),且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约8.9% 和3.2%. 作为技术效率和经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的技术基础,四阶段SFA 模型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很好参考.  相似文献   
95.
将循环热处理与形变相结合,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探究该工艺对TC17钛合金片层组织球化和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TC17钛合金在两相区进行单纯的循环热处理其片层组织球化程度有限,而经过循环热处理+压缩变形后,其魏氏组织消失,片层α相得到明显球化,但是其取向均匀性仍没发生较大变化.此外,变形中两相的再结晶速度及其强韧性导致了两相取向的差异性.α相的再结晶速度快于β相,在变形过程中,α相的各向异性首先降低;另一方面,由于α相比β相硬度高,热变形过程中,α相的变形程度小于β相,应变主要集中在与α相邻近的较软的β相,从而导致α相的取向均匀性高于β相.  相似文献   
96.
结合区位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及市场占有率指标法对2015年黄三角装备制造业七大行业的产业专业化程度、产业效率以及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黄三角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七大行业的区域特征明显。针对部分城市出现的规模报酬递减以及市场占有率下滑现象,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弱势协作等思路提出发展策略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7.
网络结构特征与链路预测算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航空网络、科学家合作网络和线虫新陈代谢网络等5种实际网络为例进行了综合实验,用结果数据定量化描述了同配系数、集聚系数和网络效率等网络结构特征参数,与基于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的两类链路预测方法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网络同配系数为正且聚集系数大于阈值(约0.1)时适用基于局部信息的预测方法,否则适用基于全局信息的预测方法;以及集聚系数、网络效率与局部信息预测方法的结果成正比,与全局信息预测方法成反比等结论。这些结论为通过网络特征参数进行链路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中小型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优质服务,提出了中小型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悉心服务的具体措施,指出了中小型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服务中尚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9.
We use survey data on five bilateral exchange rates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fact that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 of foreign exchange rates behave irrationally, in the specific sense that they respond inaccurately to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the market when forming their predictions. In particular, we find systematic biases in the forecasts resulting in the overreaction of analysts to past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exchange rate dynamics: forecasters change their prediction more than it would be rational on the basis of past realized changes. In addition, forecasters are heterogeneous in their irrationality: low performers in previous periods show a more pronounced overreaction effect. This can be read as an indication of perpetration of past errors and continued inability to learn from the past.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exploit the novel structure of our dataset, which consists of surve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Bloomberg platform and readily available to anyone. This feature allows us to consider their own and others' past forecasts as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set that analysts use in making their predictions. By using past forecasts as proxies for relevant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we find evidence that analysts fail to correctly process not only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spot rate past dynamics but also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broader set. We see this as confirm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inefficiency and heterogeneity between low and high performers also when full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
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时,要求所有指标必须具有偏好性,即所有指标必须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然而,当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中性(即没有偏好性)指标时,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则不能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本文以经济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为背景,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含有中性指标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给出一个经济系统的效率大小,而且还能给出该系统应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经济系统的效率.最后,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分析了天津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